磷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,富含磷,主要由磷灰石等磷酸钙矿物组成,对农业、化学品和先进材料至关重要。
我国拥有世界第二大磷酸盐储量,矿床类型多样——火成磷灰石、沉积磷灰石和变质磷灰石——每种矿床都面临着独特的矿物学和加工挑战。沉积磷灰石占产量的70%;然而,由于矿石粒度细、碳酸盐杂质多且品位下降,需要创新的选矿方法。
磷灰石
磷灰石是一种重要的矿物,化学式为Ca5(PO4)3(F,Cl,OH),主要化学成分为磷酸钙,通常还含有钙、磷、氟、氯、氢等元素。磷灰石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磷酸盐矿物。磷灰石晶体呈六方柱状,集合体有粒状、致密块状、土状、结核状。磷灰石的颜色各异,不含杂质的磷灰石呈透明状,常见的颜色有淡绿色、黄绿色、棕红色、淡紫色等。莫氏硬度计的硬度约为5,属中等硬度矿物。比重为3.18~3.21g/cm3,加热后发绿色光。
我国磷矿主要有三种类型:火成磷灰石矿床、沉积磷灰石矿、变质磷灰石矿。
1.火成磷灰石矿床
特征
· 形成环境:该类磷矿主要由火山活动形成,并伴有火成岩的凝结、结晶分离。
· 矿物组成:主要含磷灰石,还可伴生辉石、斜长石等其他矿物。
· 分布:该类磷矿比较少见,主要分布在一些高温火成岩地区。
选矿方法
· 破碎和磨矿:通过机械破碎和磨矿来减小矿石粒度。
· 浮选:利用磷灰石与伴生矿物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浮选分离,通常添加调整剂以提高分离效率。
· 重力选矿:有时适用于特定矿物的分离。
2.沉积磷块岩(我国核心磷矿类型)
特征
· 形成环境:该类磷矿是由生物和化学沉积过程形成的,通常与海洋沉积环境有关。
· 矿物组成:主要由磷灰石(磷灰石的沉积形式)组成,通常还含有石英、方解石等其他矿物。
· 分布:世界各国均以沉积岩型磷灰石为主,我国该类矿石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70%,主要分布在中部、南部、西南部地区,其中云南、贵州、四川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区储量占全国的78%,可以说是磷灰石的故乡。
选矿方法
· 破碎和研磨:矿石也需要破碎和研磨。
· 浮选:这是沉积岩型磷矿的主要选矿方法。泡沫浮选技术可用于将磷矿与伴生矿物分离。
· 重选:重选是根据矿物的密度差异进行的选矿,通常用于原矿的预处理。
主要挑战
①细嵌入(-320目占80-90%)造成泥浆干扰。②
晶格置换(CO₃²⁻→PO₄³⁻)降低可浮性。③
钙硅共生使分离困难。
分选技术
(1)硅质
· 常规正浮选:Na2CO3矿浆调整+水玻璃抑制二氧化硅+氧化石蜡皂捕集。
· 精矿P2O5回收率>85%,但能耗较高。
(2)钙质
· 反浮选方案:H2SO4调节pH值至4-5+磷酸抑制磷灰石+钙矿物浮选。
· 焙烧-溶出法(1000℃焙烧):
→P2O5品位提高至38%,回收率97%。
→同步回收碘(烟气处理)
(3)硅钙混合型
· 正反浮选组合:先浮钙(H2SO4介质)→再浮选磷灰石(新型抑制剂S-808/F103)。
· 强化浮选组合:旋流器预弃渣→减少浮选量30%。
· S-BOS创新工艺:焙烧→溶出→CO2矿化→浮选,实现低温(9℃)分离。
3.变质磷块岩
特征
· 形成环境:该类磷矿是由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,通常具有较高的温度和压力。
· 矿物组成:主要成分为变质磷灰石,可伴生石英、云母、辉石等。
· 分布:在一些特定的地质环境中比较常见。
选矿方法
· 破碎和研磨:还需要进行初步破碎和研磨。
· 浮选:选矿主要采用浮选法,但由于变质作用引起矿石性质的变化,可能需要调整浮选药剂的用量和种类。
· 热处理:有时可采用热处理来除去某些杂质,提高磷的回收率,并提高矿石的选择性。
磷灰石磷矿是一种易于选矿的矿石,但其品位较低,通常P2O5<10%。如果单独回收磷,经济性不高,必须进行综合利用。
在线留言
请填写您的需求信息,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。为保证能及时处理您的留言,请务必准确填写联系电话!